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动态信息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 非典型性肺炎 > 专家评述
编号:10184743
对非典的理性思考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59期
     突如其来的SARS,像台风一样袭来,击倒了一些人,并将恐慌刮向更多的人。人们把SARS视为瘟神。这的确是瘟神。但是从人类与灾难搏斗的历史中,我们完全可以相信,SARS被彻底征服,不会是梦想,更不会是神话。面对SARS,我想起了社会上迅速流传的一句顺口溜:非典不用慌,能治又能防。这是老百姓的大实话,但是,这让我想起,保持足够的自信、乐观和坚毅,应该是现在我们需要的态度。

    A:现在不是“松劲”的时候

    根据卫生部门的通报,近几天的“非典”新收治病例明显减少,这无疑是一个好势头,表明前段时间采取的措施开始见效。伴随着新增病例数字上的减少,一些隔离区解除隔离,人们的心理将可能出现一种“松动”。戴口罩的人少了,随之而来的,商场又有顾客等候开门了,饭店餐馆又开始排号等座了。看看这种情形,想想前些天人们的恐慌,让人感到市民心态的确平稳了许多,理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这是值得欣慰的。
, http://www.100md.com
    可以这样说,在最初“非典”快速蔓延、一些方面准备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群众中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恐慌情绪。随着党和政府全力以赴采取各种措施,并且通过专家向社会广泛介绍“非典”的预防、治疗和控制措施,以及随着各项措施逐渐见到效果,群众的恐慌情绪正在逐步减少。一些人觉得到哪儿都要消毒、洗手、戴口罩、量体温,实在憋屈得慌,现在发现形势正在“松动”,于是消除了顾虑,开始变得“大胆”,想在新鲜而自由的空气里“放松放松”,应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大量的经验教训证明,在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事态发生积极变化的时候,人们最容易放松警惕,麻痹大意,也就最容易对各种新的问题和困难掉以轻心。这种麻痹和松懈,很可能导致疫情反复,乃至功亏一篑,兵败垂成。

    另外,随着近期“非典”病例的波动性下降,一种“速胜论”的乐观情绪也悄然滋生。对此,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指出,我们现在虽有可能在同非典的战争中赢得主动,但是目前还没有盲目乐观的理由。他们认为,对非典病毒的分离、培养、观察、分析,对非典疫苗的筛选、测试,以及对抗体的效果、基因测算都仍需要时间。因此,专家们保守估计,至少要3~4年的时间,人们才有足够的底气对“非典”说“不”。对世卫专家的意见,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东考察“非典”防治工作时就曾专门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非典”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再接再厉,毫不松懈,巩固成果,防止反复。
, 百拇医药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非典”疫情一大特点就是容易反复。没有发生疫情的地方要克服侥幸心理,疫情稍有缓解的地方要克服麻痹松懈的思想。“非典”疫情流行的特点,要求我们一定要反复抓防控工作,除了要对涉及人员一个不漏地做好隔离、跟踪工作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打攻坚战的准备。只有各项工作周密有力,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

    B:“非典”唤醒国民健康意识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而它带给人类的健康意识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对整个社会变革的要求,往往超过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理论灌输和观念积累。

    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到,现在出现了“非典”,难免今后不会出现其它尚未认知的传染病毒。这就需要我们的医疗卫生和防疫部门加大各类传染性疾病和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防疫措施,使防治“非典”形成的良好做法经常化、制度化;国家口岸应加大管理力度,实行严格的检验、检疫和防范制度,严防病从国门进入;各行各业要像今天防“非典”这样,注重公共场所的卫生,做到定期消毒,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广大国民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彻底改变不卫生的陋习,积极行动起来绿化、美化、净化身边的环境,创造一个文明、健康、快乐的大家庭。
, 百拇医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比如,随地吐痰的恶习。我们知道,一口痰,可能包藏着百种病菌、病毒,可在几天内在方圆百多米进行传播。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一艘外国客轮上,目睹一个拖着长辫的同胞把一口痰吐在红地毯上,一直萦系在心,并特地著文,欲唤起民众觉醒。然而,先人已去,此习却并未绝迹。还有,“口无遮拦”、大声喧哗。尤其在酒场,当面红耳赤大呼小叫之时,殊不知细菌病毒也随之四散飞舞。像打喷嚏,本为人之生理现象,但当不遮不拦、声震四处时,就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了,至少,你没有对周围人的健康负责。再有,乱扔垃圾,也是不少国人的习惯。有些“修养”的,先环顾四周、偷偷摸摸。殊不知,正是这种不负责任的意识,导致成车乱倒垃圾的现象仍屡屡可见。一些企业将有毒垃圾或超标污水倾入江河,也属于乱丢垃圾之列,其危害远大于乱扔果皮纸屑千百倍。

    或许,“非典”正逼迫我们去改变一些习惯。但笔者更希望,在没有“非典”的日子里,我们也能在反思自身行为的过程中,遏制自己的一些行为习惯。
, 百拇医药
     C:更可怕的是无知

    迄今为止,“非典”是未知的疾病。它的致病原因是什么,人类的免疫能力如何起作用,它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究竟怎样,等等一些关键问题仍在研究解决之中。因为未知,所以“非典”很吓人。然而,与未知的疾病相比,在“非典”时期人们表现出来的无知更为可怕。

    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地方流言纷纷,有说喝绿豆汤可以防“非典”的,有说放鞭炮可以避免感染的,还有的说弄几味草药挂在门前,全家人就能躲过灾难的。这类似是而非,令人哭笑不得的迷信做法之所以能迅速流传,能让一些人相信,恰恰说明国人的无知。无知的一个表现特征,就是对未知领域、未知事物既不肯去探索、去研究,又怀着莫名的恐惧,总是希望用最简单、最省力的办法去解决问题。

    还有,在我国不少地方,流传出许多防治“非典”的秘方。这些秘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其实,通过各种方式探索如何防治“非典”无可厚非,但要讲求科学,不能误人病情。当前要特别提防和揭穿那些利用人们对“非典”的恐慌心理乘虚而入,打着秘方治疗“非典”的幌子,实则干着骗取人民群众钱财的违法勾当。因此,人们对来源不明的偏方、秘方,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不要相信一些江湖游医乱说,或相信有所谓的“万能方”,得了病要及早治疗,没有得病也要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

    在“非典”非常时期暴露出来的种种无知现象,反映出教育薄弱的大问题。国民在科学知识、环保知识、法制知识等等基础教育方面的不足与欠缺,通过“非典”而显示出了可怕的“症状”。我们一向自豪于自己什么都敢吃,什么都会吃,但说不定正是某一种被当场“点杀”的动物用病毒报复了我们的无知。我们曾以为老百姓能够一切行动听指挥,但当大灾临头时,一些谣言竟能轻而易举地引发抢购,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甚至让政府采取的隔离防治的正确部署加大了执行难度。

    可以这样认为,防治“非典”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天天在讲的“四勤三好”,即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勤通风;口罩戴得好、心态调整好、身体锻炼好。这比什么秘方都管用。, 百拇医药(王志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