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市场快讯
编号:134483
论中医药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73期
     甘肃省科协副主席丛春雨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21世纪医药卫生工作将从单纯性防病治病逐步过渡到以维护和增强人们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的轨道上来,更多的医药卫生资源将从医院流向广大人群。“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将真正成为现实。世界医药卫生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展望"十五"期间,中国已经加入WTO,中国医药卫生市场,特别是中医药市场正在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新趋势。

    一、人口的老龄化将是中医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1世纪是中医药充满发展机遇的年代,随着全球进入老龄化社会,疾病谱和医疗卫生模式均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于合成药物带来的毒副作用大,而中医中药、天然药等传统药物疗法则作用缓和,特别是对多脏器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更是成为理想药物。老年人群是最需要医疗卫生呵护的特殊人群,也是消耗医药卫生资源最多的人群。许多令人棘手的医学难题都集中在老年人群,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性痴呆、骨质疏松、帕金森氏病等疾患,都急需要更确切、更有效、更少毒副作用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药品。而中医中药则必将成为新世纪开发新制剂的重要宝库和源泉。例如:德国生产的中药银杏叶提取制剂,处方用药连续数年占德、法、意等西方国家的心血管病处方用药之首,银杏叶制剂的全世界销售额达20亿美元。日本人在我国中药古方六神丸的基础上,加上人参、沉香,产品改名为"救心丸",该药品畅销世界,年销售额达1.2亿美元。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亿人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人口的80%,预计在未来10年内中医中药开发利用将在全世界出现"新浪潮",中医中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 百拇医药
    二、农村卫生工作为中医药经济增长提供了广阔发展的空间

    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广大农民健康,保护农业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而农村中医药事业正是具备了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双重服务性质,并以多种形式因地制宜为农民健康服务,在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过程中,中医药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于中医药价格便宜,老百姓又信得过,并在农村服务中承担了1/3的门诊量和1/4的住院量,这说明农村蕴含着中医药的巨大市场潜力。

    据有关资料表明“十五”期间,农村药品消费需求有可能达到15%的年增长幅度,即由现在的农民人均12.5元增加到2005年的25.30元左右。2005年农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将比“九五”期末增长1倍,消费总额增加约110亿元,而中医药的消费将占有很大比重。这其中在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建设中必须注意发挥中医药优势和特色,注意加强对农村医药卫生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注意整顿农村中医药流通市场,打击药品假冒伪劣现象,把农村中医药工作整体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 http://www.100md.com
    三、走精制中成药之路,促进非处方药品快速增长,是中医药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中草药开发已引起欧、美、日等国家制药界的极大关注,不同规模的制药企业不断增多,1995年,美国草药市场达到184亿美元,日本是除中国之外使用中药最早、最普遍的国家,也是中药研究与开发最先进的国家。德国对植物药及制剂的研究开发十分重视,德国是欧洲各国中最大的草药销售国。年销额达22亿美元。我国中成药产量1984年~1993年增加了93.6%,销售额增长4.6倍,中药在国内中西药市场销售总额的比重达39.34%。国际植物药(中药)市场年增售额高达300亿美元,市场需求还在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1年上半年我国中成药出口较去年同期增幅为15.9%。但我国目前中药年出口额仅占国际传统药物市场的3%,占世界药物市场的0.18%,因此我国中成药生产和发展及在国际市场的地位面临着全方位性的挑战,国家“十五”期间,将重点发展中药、生物工程药物和优势化学原料药,其中中药被列为医药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走精制中成药道路,力求做到“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五方便”(服用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携带方便、保存方便),务必做到中药制剂质量成分可控制,有定性、定量分析,有效成分可控制,使中药的质量、药效、安全性等方面与国际标准接轨。力争在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肿瘤、艾滋病、妇科病等中医疗效确切的病种上,开发出具有良好前景的世界级新药。
, http://www.100md.com
    四、走中药保健品之路,为中医药经济发展提供加速器和动力源

    改革开发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日渐增强,目前我国保健品年销售额接近500亿元,并以每年15%~13%的速度增长,明显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

    保健品市场出现了六种可喜变化:1、消费对象由过去的离退休老人或儿童为主,现在扩大到中青年,其中以女性为主;2、消费选择由过去着眼于病后康复,逐步扩大到季节性或常年性的保健消费;3、消费目的由过去单纯防病治病扩大到追求延缓衰老、健身益智、美容健美等多种需要;4、消费需求呈鲜明的层次性,以沿海开放城镇消费高于内地边远地区,生活富裕地区消费高于贫困地区;5、消费区域由大城市逐步扩大到中小城镇乃至广大农村;6、消费心理趋于求新、求天然、求绿色、求疗效高、求无毒副作用,"五求"正在成为人们一种保健追求。

    人们对保健品需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大大促进了保健产业的发展,一是开发范围向多领域发展,如饮食中的中药减肥茶、降脂茶、美容茶等;美容化妆品中的毛发再生精、肤美灵等;卫生用品中的药物牙膏、药物香皂、药物洗发露等;日用工业品中的中药纺织品、药物衣裤、药物鞋袜等。二是保健品的剂型朝着更方便、更实用方向发展,在传统的粉、散、丸、膏的基础上,又开发出冲剂、颗粒剂、软胶囊、透皮剂、贴膏剂、缓释剂等多种剂型。三是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保健品的研制不再是医药行业的"专利品",而更广泛的行业如食品、化工、酿造、调味等企业都相继参加投资或竞争。四是销售经营呈现多渠道的网络化,保健品不单纯在医药商店经销,而是大型商场、百货商店、食品商场或保健品连锁店均有销售,形成了百业竞销的新格局。
, 百拇医药
    五、走药膳食疗餐饮之路,拓宽中医药发展途径,为中医药经济发展提供后劲

    药膳食疗学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烹饪学、营养学、营养卫生学等相关知识,研究中药与膳食的结合,用于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一门临床应用学科。药膳食疗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食疗和药膳在保健养身方面较之医疗和其它保健品有着更加广阔的前景。1、特制滋补食品。目前常用的5000种中草药材中可供制作滋补食品和食疗药膳补品的可达500种左右,这种特制滋补食疗药膳食品,多数出自古代医籍或民间经验,或是近代加工改进的制品。2、具有各种保健作用的肴馔,如点心、小吃、糖果、蜜饯等等,其加工方法繁多诸如炙、蒸、煎、烩、炒、烧、煮、炸、炖等。3、药膳食品分类,其中保健类大都有减肥、美容、增智、增力、明目、聪耳、固齿、美发等作用;治疗类大都有解表、祛痰、消导、清热、祛湿、理气、补血、熄风等作用。按药膳食品工艺特点分类,其中有茶饮类、汤品类、果实粉面类、家蔬类、酿造类、甜食类、粥糜类等。4、主动适应消费者心理变化,把治病、康复与强身保健结合起来,让消费者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艺术,吃得讲究。譬如针对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人体第三状态变化适时推出药膳食疗新品牌、新食品、新肴馔,积极开辟更大的餐饮市场。药膳食疗具有东方饮食文化特色,而且极富有艺术魅力,可在大型宴会、疗养、旅游、家居、接待宾客、娱乐交际中发挥作用,成为美化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是开发中医药的重要举措,是中医药经济增长的又一新亮点。, http://www.100md.com